伊犁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有这样一句话,概括了新疆乃至伊犁的美丽富饶。“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除自然美景、风土人情之外,还有美誉全国的“伊犁天马”。伊犁马是我国培育的优良马种之一,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伊犁马形成的历史。
以哈萨克马为母本,早期与奥尔洛夫、布琼尼、顿河马杂交,近些年新增吉尔吉斯、俄罗斯速步、英纯血、温血、库斯坦耐等品种。通过多品种复杂杂交方式,进行长期杂交改良和选育工作(以不改变放牧条件为基础培育而成的)。这个基础表明了伊犁马的特点:耐粗放,粗饲、抗病能力强、耐力好。
1910年至1933年,有5500余户苏联侨民迁入伊犁后散居各县。他们带来顿河、 奥尔洛夫、 阿哈尔捷金等纯种马,还有部分杂种马(也就是现在的半血),共计2200余匹,这些马陆续卖给牧民群众,改良当时的哈萨克马。约在1930年后,有些大牧主购入苏联种马来改良自己的马群。所有这些种马对昭苏、特克斯、巩留、新源、尼勒克等县的马匹改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36年,新疆农矿厅伊犁建设局从苏联引进大批英顿、顿河和奥尔洛夫等种马,供各地改良马匹。
1940年,各县成立了家畜配种站,用英顿和奥尔洛夫种马给群众马匹配种,历时七年。
1942年,伊犁种马场由当时政府拨给6匹英顿种马、3匹奥尔洛夫种马及413匹当地哈萨克母马马种,进行改良繁殖。至1949年该场共有母马1256匹。1951——1965年又陆续引入奥尔洛夫公马13匹、顿河马8匹(其中母马4匹),布琼尼品种公马10匹),继续进行杂交改良。与此同时,新源、特克斯、巩留、尼勒克诸县分别引入不同数量的顿河等外种马,广泛开展了杂交改良工作。
二十世纪初以来,通过各个渠道引入的外种马和哈萨克马进行杂交改良,这些杂种马,都含有不同程度的外血,为培育伊犁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十年代初,经过漫长的杂交改良阶段后,伊犁的国营牧场、公私合营牧场和人民公社的马匹质量普遍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具有一定数量的杂种母马和比较理想的杂种公马,为横交固定创造了条件。
1958年,伊犁种马场制订了第一个伊犁马五年(1958—1962年)育种计划,继续利用奥尔洛夫、顿河马杂交改良,培育适应群牧条件的乘挽兼用型马。1963年制定了第二个八年(1963-1970年)马匹育种计划,1991年制定了“伊犁骑乘马”第三个育种计划,培育出杂交一代“伊犁骑乘马”。
为进一步加快“伊犁轻型乘马”新品种的改良、选育工作,发展“运动型用马”,1998年又制定了第四个伊犁马育种计划 (1999年-2006年),确立了《引进纯血马提高伊犁马品质》项目。为使伊犁马品质达到理想化要求,伊犁种马场投入大量资金,先后共引进6匹英纯血种公马、4匹英纯血母马、1匹德国温血种公马、1匹阿拉伯纯种公马。
通过畜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实施人工授精杂交改良和良种纯繁相结合,最终使伊犁马的轻型化趋势比较理想,达到了“伊犁轻型乘马”的指标要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伊犁马的培育改良工作的步伐不断加快,相信不久的将来,伊犁马的改良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本文由第一赛马网整理,资料来源于昭苏零距离,图文来自巴哈木拉提·铁列吾哈孜,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