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学堂 > 正文

追踪汗血宝马

评论2014-3-13 0:00:00 来源:网络 作者:Joanna 编缉:Joanna
摘要:汗血马的神话流传了一千多年。传说它前脖部位流出的汗呈血色;史书记载汗血马“日行千里”,又名“大宛马”、“天马”,为了得到它,汉武帝两次派兵远征西部。

    汗血马的神话流传了一千多年。传说它前脖部位流出的汗呈血色;史书记载汗血马“日行千里”,又名“大宛马”、“天马”,为了得到它,汉武帝两次派兵远征西部。

  近日,一位日本专家宣称,他在中国新疆天山意外发现了汗血马的踪迹,并拍下此马“汗如鲜血”的照片,在东京大学举行的马匹研究会上,他正式向世人公布这一发现。

  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中国专家的反应

  ■中国还有“汗血宝马”吗?

  4月30日,日本马匹研究人员清水隼人在东京大学举行的马匹研究会议上,公布他在中国新疆天山附近发现“汗血宝马”的证据。根据他拍下的照片显示,那匹马肩膀流出鲜血一样的液体。据说,他是去年8月在天山西部发现了“汗血宝马”。

  清水说,那匹马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的汗水。这与我国汉代司马迁所著《史记》中记载,“汗血宝马”不但能日行千里,更会从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样的汗液极为吻合。

  对于日本人的发现,日前,中国农科院畜牧所马匹专家王铁权研究员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汗血宝马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存在的。”他说:“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现在还有上千匹汗血宝马,只不过在当地汗血马被称为阿哈马。”

  我国养马史专家谢成侠教授曾对汗血马进行过专门考证。据谢先生弟子、南京农业大学畜牧专家郑亦辉教授说,谢先生从产地名称、体形等特征考证了汗血马就是大宛马,即现在的阿哈马。1951年,我国曾从前苏联引进种马,其中包括52匹阿哈马。这群阿哈马饲养在内蒙古锡林格勒盟的种马场。公母自然繁殖并做了部分杂
交改良。1958年,王铁权前去考察,见到的阿哈马体形轻细优美,全身密生长毛,弯曲的颈部,特有的伸长高举步法,显得高贵出众。

  对于日本人在新疆发现“汗血宝马”,王铁权研究员认为,纯种阿哈马都有登记,但在土库曼斯坦和伊朗一带存在不少无登记的“土种”和“原科”阿哈马,在
新疆马术队和内蒙古的牧场都饲养有百余匹阿哈马,因此日本人发现的汗血马可能是流入我国的“土种”阿哈马或杂种阿哈马。

  “流汗如血”,是伤气,是寄生虫,还是视觉误差?

  传说中汗血马颈部上方流的汗像鲜血一样。记者向新疆农业大学努尔江教授问及此事时,他很吃惊:“阿哈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骑兵马,解放后新疆曾引进过许多匹,但我从没听说过它流的汗像鲜血一样,更没有亲眼见过。”

  马在高速奔跑时体内血液温度可以达到45℃到46℃,但它头部温度却恒定在与平时一样40℃左右。据此,有关动物专家猜测:汗血马毛细而密,这表明它的毛细血管非常发达,在高速奔跑之后,随着血液增加5℃左右,少量红色血浆从细小的毛孔中渗出也是极有可能的。

  但王铁权研究员说,阿哈马“流汗如血”只是极个别的现象。据说外国专家都曾对汗血马的“汗血”现象进行过考察,认为“汗血”现象是受到寄生虫的影响。
清朝人德效骞在《班固所修前汉书》一书中解释:说穿了,这只不过是马病所致,即一种钻入马皮内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尤其喜欢寄生于马的臀部和背部,马皮在两个小时之内就会出现往外渗血的小包。传说,土库曼斯坦有一条神秘的河,凡是喝过这里河水的马在疾速奔跑之后都会流汗如血,如今这条河却无从寻找。这种
“寄生虫”到底是何方神圣现在也无人知晓。对此,有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南京农业大学郑亦辉教授认为,“寄生虫说”很难成立。如果是寄生虫引起了汗血宝马流汗如血,那它为什么不随时流汗如血,而偏在疾速奔跑之后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少伯在50年代、60年代、90年代曾多次到新疆专门对中亚马种进行饲养、
驯化等方面的考察,他说:“马汗一般是白色的,呈泡沫状,不可能像血一样。”


  郑亦辉教授提出了一种猜测:流汗如血仅仅是一种文学上的形容。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感觉是在流血,而马肩膀和脖子是汗腺发达的地方,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汗血宝马在疾速奔跑后肩膀和脖子流出像血一样鲜红的汗。

  ■汗血马日行千里?

  为什么汗血马能够成为一种世界名马?王铁权说,在土库曼斯坦,马匹数量不多,但有丰富的牧草及粮食饲马,是一种技术含量高的集约饲养方式,并按马质进行个体骑乘训练。在中亚养马是一个精细个体管理,而蒙古马的管理,是一种半野生的粗放饲养方式。

  据记载,汗血马能够日行4000公里。许多专家对此质疑。郑亦辉教授说,即使古代计程单位是今天的十分之一,马一天跑400公里,在今天看来也是不可能的。

  刘少伯教授认为,“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只是传说。一般的马只能日行150公里左右,最多日行200多公里。中国古代利用快马传递军事信息的驿站,号称“五百里加急”,恐怕最长的驿站也没有250公里。

  现在公认,速度最快的马是纯血马,1分钟能跑1000米,但这样的速度只能在训练场或赛马场坚持一两分钟,时间一长,马就可能累死。汗血马奔跑速度较快,跑完1000米仅需1分零5秒,并且此马体态十分优美,精神饱足。

  对现代人来说,汗血宝马只是史书上的一种传奇,但世界各国的研究者都试图重新发现或培育出新的“汗血宝马”,利用原有阿哈马种速度快、体质好等优点与别的马杂交,生产出良种赛马。新疆野马饲养繁殖中心的动物专家就提出用野公马与本地的哈萨克母马进行杂交,获得新的马种培育出“汗血宝马” ,但因缺少科研经费,这一计划至今仍无法实施。

汉武帝为汗血马发起两次远征

  为争夺汗血马种,中国汉代发生过两次血腥战争。汉武帝派百余人的使团,带着一具用黄金做的马模型前去大宛国,希望以重礼换回大宛马。经过4000多公里陆地行军,到达大宛国首府贰师城(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大宛国王爱马心更切,不肯以大宛马换汉朝的金马。汉使归国途中金马在大宛国境内被劫,汉使被杀害。汉武帝大怒,作出武力取马的决定。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李广利率领骑兵数万人,到达大宛边境城市郁城,但并未攻下,只好退回敦煌。回来时人马只剩下十分之一二。3年后,汉武帝再次命李广利率军远征,带兵6万人,马3万匹,牛10万头,还带了两名相马专家前去大宛国。此时大宛国发生政变,与汉军议和,允许汉军自行选马,并约定以后每年大宛向汉朝选送两匹良马。汉军选良马数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马3000匹。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玉门关时仅余汗血马1000多匹。

  从汉朝一直到解放前,甘肃山丹县一直是大军马场,汗血马、乌孙马、大宛马的引进繁殖都曾在这里进行。刘少伯教授说,中国自古很讲究马的选种、杂交。汗血马体形好、听话、快速、适于长途行军。曾有这样的史话,汉军与外军作战中,汗血马上阵,敌方人数众多,刮目相看。久经娇养的汗血马,认为这是表演的舞台,作起舞步表演。对方用的是蒙古马,见汗血马高大、清细、勃发,以为是一种奇特的动物,不战自退。汗血马从汉朝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曾兴盛上千年,但是到后来消失无踪。对此王铁权认为,引进的汗血马有公马也有母马,进行繁殖是可行的,引入汗血马的是汉武帝,而到唐代末年仍然存在,但是由于中国的地方马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任何引入马种,都走了以下的模式:引种—杂交—改良—回交—消
失。

  郑亦辉教授认为,汗血马虽然速度较快,但是它体形纤细,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大将骑马作战更愿意选择粗壮的马匹,这也是汗血马在中国消失的原因。同时,古代作战用的马匹多数被阉割,使一些优秀的战马失去了繁殖后代的能力。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若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我们及时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