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马产于黑龙江省北部黑龙江沿岸。主要分布在以黑河市为中心的呼玛、爱辉、孙吴、逊克、嘉荫等县。
网络配图。
黑河马是在索伦马和蒙古马的基础上,多次引入外来品种杂交,经过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兼用型新品种。据《龙沙纪要》和《爱辉县志》记载,早在十七世纪以前,黑河马产区为索伦人领地,养有大量索伦马。十七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为加强防御力量,曾多次调入骑兵,而带入大量蒙古马。而蒙古马是形成黑河马的主要基础。1908年以前,黑龙江东部的我国居民与俄国人杂居,马匹血统也有交流,产区居民经常用木拌子换取或购买俄国人的马匹。十月革命时,很多苏联侨民迁入黑河地区沿江一带,带入一批质量很好的奥尔洛夫和少量重挽马,后来有些苏侨迁居哈尔滨等地,将马匹卖给当地正业主和居民。这些俄国马长期与当地马杂交,对黑河马的形成打下了基础。1937-1939年,由伪满克山种马场调入盎格鲁诺尔曼及其杂种公马,在爱辉县设四处配种站。1950年在当地建立四处配种站,配备12匹当地优良公马,并在广大农村选留民间的种公马,开展黑河马的自群繁育工作。1955年建立黑河马繁育基地--北方马场,对黑河马进行有计划的选育工作,向农村推广大量优良种马。1963年黑龙江省和黑河地区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黑河马进行了全面调查,认为黑河马已到达品种标准要求,成为新品种。
网络配图
黑河马体质干燥结实,性情温驯,有悍威,结构匀称。头中等大,眼大,耳长。颈长中等,呈斜颈。鬐甲明显。前胸较宽,胸廓较浅。四肢坚实,前膊和胫部较长,管较短,呈轻度曲飞节,蹄质坚实。品种内分乘挽和挽乘两个兼用类型,各占半数。乘挽兼用型的颈较薄,四肢较长,骨腱分离明显;挽乘兼用型的颈础较低,四肢粗壮,系短立。毛色以骝毛、栗毛为主,青毛和黑毛次之,其他毛色较少。黑河马成年公马平均体高为:155.1cm,成年母马平均体高为: 146.4cm。
网络配图
黑河马工作性能较好,持久力强,抗寒力强,冬季-40℃时可以在露天中过夜不需保温厩舍。在夏季进行中等程度使役,单靠放牧可保持中等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