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了一年半之久的舞台剧《战马》中文版将于9月4日在国家话剧院剧场首演。8月4日是舞台剧《战马》中文版倒计时30天的日子,“舞台剧《战马》中文版主角‘乔伊’离开排练场”仪式在国话排练场举行。
剧组首次向媒体公开了5分钟的排练片段,展示了一战爆发伊始英国小镇德文郡的征军景象:英国军队在乡郡大量征用马匹,主人公“艾尔伯特”的父亲“泰德”乘机将“乔伊”卖给了英军上校尼科尔斯,使得艾尔伯特不得不与他从小养大的“乔伊”告别。一边是艾尔伯特与乔伊的依依惜别,一边是乔伊未来的命运未卜。
《战马》中方制作人李东说:“国家话剧院引进《战马》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中国的文化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战马》演员多,技能、体能要求高,综合性强,尤其是它的核心控偶技术,如果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根本无法完成这样的作品。因此国家话剧院早在一年半之前就开始了演员的甄选和培训,期间英国木偶导演曾两次来中国进行控偶技能的培训,这么长时间、大投入的演员培训安排,是国家剧院前所未有的,而为了制作一部真正的中文版《战马》,就必须这么做。”
事实上,《战马》是马偶和角色和完美结合,舞台上,马偶演员就是“马”,他们像马一样思考和行动,而角色演员的表演决定了马偶的真实程度。记者在4日的探班现场,感觉马偶在演员操纵下几乎栩栩如生,嘶鸣、打响鼻、摇头摆尾、嘚嘚小跑甚至两条前腿凌空奋蹄等大大小小的动作都可以做到完美。
马偶的操控由三个演员配合完成,马头需要细腻,心脏要表现出呼吸,而腿是动力。“马的三个演员在表演中是不能通过语言或眼神相互交流的,他们的配合完全依靠马自身的动作和反应发出信号。比如马头抬起时,马的身体要立刻做出呼吸上的变化,这个时候马腿也要立刻做出反应。操控时,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发出信号,三个人整体的反应时间为0.1秒,”中方木偶导演刘晓邑说。
在演员的培训材料里,有个小册子叫做“像马一样思考”。其中详细记录了马的身体部位、敏感部位、马的步态、呼吸、视觉、听觉和味觉等资料。这是为了要锻炼木偶演员的基本功——用马的思维看世界。这样的一种训练一直贯穿在木偶演员的训练当中,其中,仅仅马的叫声,演员们就学习了将近三个月。
从6月1日起,英方木偶导演汤米一直驻扎在排练场,他将木偶演员分为“金木水火土风”六组进行排练。“马的听觉是人的200多倍,马的耳朵是最能反应马的情绪的,马对外界的变化很敏感,马很喜欢有人摸它的脖子,它对熟悉的人的味道能记12年……”,刘晓邑在提到马的习性时如数家珍。在《战马》训练的一年多时间里,20名木偶演员每天就生活在马的世界里,只要一上马,这些演员就化身为马,不再用与人的沟通方式与周围人进行沟通。这也是中英双方制作《战马》中文版的初衷——要做真正的中文版,而非简单的引进。
马偶“乔伊”重约108斤,由藤条、纱布、木头等制成,造价达360万,系14个人手工制成。让马偶可以呼吸是让马偶拥有生命力的关键,即使马在静态站立时,也可以看出轻微有韵律的呼吸,同时,南非掌上乾坤木偶剧团的而两位艺术家贝塞尔·琼斯和亚德里恩·科勒还为马设计了细微动作的操控方法,包括耳朵和尾巴的动作。
除了马偶演员,《战马》中文版的角色演员这次也是实力超强。“艾尔伯特一家”由王成阳、于洋、王新军、李梅共同饰演,艾尔伯特的伯父则由老戏骨杜振清担纲,而英军和德军中两位重要的军官“尼科尔斯”和“弗瑞椎克”都来自中戏,一位是毕业多年,一直活跃在话剧舞台上的章劼,另一位是中戏毕业的实力派演员的韩文亮。此外,法国小女孩“艾米丽”一直是《战马》的亮点,中文版中的这一角色由王婧担纲。除上述演员外,其它演员在剧中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为了熟悉英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军队习俗,剧组还特意邀请了英国大使馆的武官为角色演员进行了英式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