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不如亲见,视影不如察形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汉族,扶风茂陵(今陕西杨凌西北)人。西汉末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同时他也是著名的养马家、相马家。
好骑马,也善于鉴别名马的马援,60岁时感慨自己相马经验无人继承,想将自己的相马方法得以保存流传后世,于是凭借多年征战积累的养马、相马经验,结合自向许多名师学习到的相马精华,马援在交趾(今广东省和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北部)时,获得了骆越地方的铜鼓,便把它铸成骏马的模型,回朝后献给皇帝。皇帝下诏,命将此马放在宣德殿下,以作为名马的标准。
据记载该标准铜马像高三尺五寸,周长四尺五寸,那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也就是说模型的体高有80公分,体长从头到尾是103.5公分。
但是可惜的是该铜马像毁于东汉末年的战火,如《三国演义》中所讲董卓进入洛阳后,把洛阳城内的所有与“铜”有关的铜人、铜马以及其他文物,都将其放置铜炉,铸成金钱。
后人根据此像作了一部《铜马相法》。讲诉了根据马的外形判断马的能力。
上面写到:水火欲分明(水火在鼻两孔间也。)上唇欲急而方,口中欲红而有光,此马千里。颔下欲深,下唇欲缓。牙欲前向。牙去齿一寸则四百里,牙剑锋则千里。日欲满而泽。腹欲充,兼欲小,肋欲长,悬薄欲厚而缓(悬薄,股也)。胁堂欲平满,汗沟欲深长,而膝本欲起,肘腋欲开,膝欲方,蹄欲厚三寸,坚如石,鬃欲戴,中骨主三寸(鬃,中骨也),颊欲开,而膺下欲广一尺以上,能久走。
早在马援之前孝武皇帝时,有一位名为东门京的相马大师,铸作铜马法献上,皇帝下诏把此马立于首都长安鲁班门外,并把鲁班门改名为金马门。
可见当时人们对养马与相马的重视。马援铜马像也为我们后世人相马提供了宝贵经验。
本文来源第一赛马网,部分图片和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