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0日,“贵州村马”水族端节全国赛马联赛迎来冠军之战,来自全国各地的骑手携爱马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赛马场上驰骋对决。
2024年,“三都”文旅的关联词是“村马”。3月5日,在2025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集中采访上,全国人大代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凯介绍道,“贵州村马”还在带动大量消费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自信,更多年轻人积极参与,让民族文化传承得了、利用得好。
成功打造“村马”IP
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国60%以上的水族人口都居住于此,水族文化丰富多彩且底蕴深厚。水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水族人民爱马、养马、赛马。马文化是水族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水族端节,赛马活动是水族群众最为期待的传统项目之一,大家在端坡上赛马,人声鼎沸,骏马奔腾。赛马文化,成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机遇。
2024年,三都自治县结合这一传统习俗,成功打造了“贵州村马”IP,将赛马活动作为民族文化活态展示的载体,集中呈现了三都特色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来到三都旅游。据了解,2024年三都全年接待游客540.8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0.3亿元。
2024年7月,三都自治县举办了“美丽乡村速度赛马联赛”,87个村参与角逐,每场比赛吸引上万人现场观看。10月1日至5日,“贵州村马”三都水族端节全国赛马邀请赛开赛,比赛包含赛马、民族文化展演、歌舞、美食、马术表演和骑乘体验等元素,吸引八方游客汇聚西部赛马城。
在采访会上杨凯向媒体介绍了2025年如何利用“村马”这匹赛马,拉动贵州三都旅游项目“大发展”。
1.“马上兴马”
三都用活资源,依托贵州村马出圈“小切口”激发马产业“大潜力”。杨凯介绍,三都将紧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结合“贵州村马”出圈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强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持续拓展与马相关的产业链条,制定针对性政策鼓励群众养马赛马,支持企业推出马术考级、马术研学、马剧马戏等常态化特色产品。成立骑师学校,培养骑手、驯马师、马房工等专业人才,夯实马产业基础。
2.“马上游马”
杨凯表示,“我们抢抓‘两重’‘两新’等国家一揽子政策机遇,聚焦旅游产业要素,通过积极争资争项和招商落地,不断的改进旅游基础设施。一批景区提质项目正全力推进,一批酒店顺利的改造升级,一些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的项目正有序推进。”
3.“马上招马”
三都立足优势,依托民族特色文化“老品牌”助力招商引资“新文章”。立足特色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持续加大宣推力度,巩固和提升“贵州村马”热度和知名度。为此,成立了招商特战队,主动敲门拜访。
300余家文旅企业踩线考察、20余家企业签订具体合作协议、谋划了19个文旅项目,计划总投资4.01亿元,拟招商引资项目3个、总投资8400万元……
“我们将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把赛马与民族文化相结合进行融合式创新,用游客喜欢的形式呈现特色民族文化,用市场接受的方式传承、利用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瑰宝之花在融合发展中绚丽绽放。”杨凯表示,将用最真诚的服务、最快捷的审批、最公平的环境让企业在三都能够放心大胆的发展,“我们一定能用真心换来企业发展的安心”。
“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的项目上,总投资8685万元的三都自治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项目,将极大地改善全县54个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系统化保护、传承和利用在地民族文化。”杨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