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身份或不显赫,但不可或缺;他们工作看似普通,但孕育着伟大;他们是内地马业竞技运动的脊梁,他们的名字叫骑手、骑师、练马师、马兽医、马工……他们的付出,值得我们铭记,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颂扬,为此,第一赛马网推出【马语者】专栏,讲述他们与马的感人故事,本篇是第三篇,敬请垂注。
2016年1月24日,第十八届广东“金伯乐贺岁杯”马术(场地障碍)赛90公分挑战赛上,来自惠州栢骏马术俱乐部的新疆小伙孟克达拉,走进了观众的视野,他表现抢眼,分别驾驭爱驹“波士顿”、“孜骏”揽得冠、季军。
孟克达拉,这位蒙古族小伙,93年生于新疆昭苏牧人家庭,7、8岁就开始接触马,幼年对速度赛怀有憧憬之心。“我家是放牧的,有很多马。那时候就靠放牧,家庭经济不太好,也比较劳累,我还有一个姐姐,大我3岁,我是我奶奶带大的。”孟克达拉对第一赛马网说道。
因为家里比较困难,上不起学,加上又不爱学习,成绩也不好,2009年,16岁那年,刚念完初一的孟克达拉辍学了,他带着自己的骑手梦大老远从新疆跑到了内地,说到自己入马圈的开端,他笑着说“其实也是没办法的,刚出来的时候我连普通话都不会说,现在说得还算利索,中文字我也学会了很多。”
他去了浙江嘉兴的一个小马场,一个月拿着800元工资。鉴于野骑跟专业骑乘的区别,孟克达拉一开始就碰了钉子,“虽然在新疆老家从小就学会骑马,但不专业,在家里都是乱骑的,只要不会摔马就可以了,但是出来了就不一样,很讲求专业,要求也比较高,很多东西需要重新学,所以我就看着别人慢慢学,纠正自己不规范的地方,那个时候我只是个马夫,没有师傅手把手教学,基本都是自己看着别人自学的。”孟克达拉说。
在嘉兴这几年,孟克达拉参加过不少俱乐部的比赛,也拿过第一名。但是极其缺乏一些大型赛事的磨炼,他说:“从浙江拉马去新疆伊犁那拉提比赛那次,算是我参加的比较大型的一次比赛了,赛时有三四个月之久。”当骑手后,他能拿2000元工资。
他渴望更多的突破。2014年,在嘉兴市小打小闹了几年的孟克达拉毅然背起行囊去了邻市上海的松声马场,这是他职业生涯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2014年我到了上海,但是速度赛就玩不上了,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个子长高了,不适合速度赛了。”
无奈,想要在速度赛领域深造的他只得将目光投向马场马术。从速度赛跨越到马场马术是个不小的挑战,他坦言,“以前玩速度赛都是骑纯血马,马场马术换成了温血马,那种感觉一下子就很不一样了。温血马比较高大,而且骑法也很不一样,那个时候,我对马场马术很陌生。”第一次比赛,他打落了五六个杆。
在他的努力下,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第二次参加松声杯,在50-80公分级别的赛事,我驾驭国产的伊犁马拿了个第二,那是我第二次比赛。”孟克达拉告诉第一赛马网。
孟克达拉在松声马术俱乐部接触了很多外国教练,也收获了一些知识,“我当时年纪比较小,挺喜欢速度赛的,慢慢地长大了接触了马术,发现自己其实很喜欢它。”孟克达拉说,但他苦于在老外环境下没有翻译的情况下,他萌生了跳槽的念头。
2015年,孟克达拉在广东惠州栢骏马术俱乐部的老乡英克达拉告诉他说,恰逢俱乐部在招骑手,极力邀请他过去。此时,在松声马场待了一年的他,来到了栢骏,师从梁锐基。“我刚过来那会也不太会骑,专业知识比较欠缺,多亏了我的师父梁锐基不厌其烦地教我,我非常感谢他。”孟克达拉对自己的师父梁锐基充满了感激,他表示在栢骏这一年,学会了很多知识。
梁锐基接受第一赛马网采访时说,“在自己的眼里,孟克达拉是个勤奋好学,自我要求严格的骑手。”他对孟克达拉今后的表现亦充满了期待。
“去年我也参加了金伯乐的比赛,但是成绩不是很好,这次能拿第一,有赖于自己在训练上的勤奋刻苦,也多亏了我师父对我的教导。”孟克达拉也渴望有机会能走出去学习,训练,比赛。
六年的马背专业生涯,从懵懂少年到团队担当,从速度赛到马场马术,孟克达拉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蜕变,他是一颗闪亮的新星,冉冉升起在马场马术的天空。祝愿他有更好的未来。
本文来源第一赛马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