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赛马是很多国家和民族传统的马术项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对于马术运动观念也悄然发生着改变。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观念改变的程度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在此评价这种差异的高低优劣。只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自以农业和畜牧用马为主的马产业几近消失之后,中国的马术事业(或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民间逐渐呈强势自发的发展起来。分析其它马业发达的大国的发展轨迹,可以断言我们国家现代化必然导致传统的民间赛马向现代马术的转变。马术运动观念上的与国际接轨会不以人的意志成为未来马业的发展趋势。
回到马术耐力赛和耐力赛马匹培育这个话题,进些来年国际上马术耐力赛的发展非常迅速,大型的国际比赛非常频繁,赛事的级别和水平越来越高,要跟上国际马术步伐,我们也不得不解放思想,放弃一些传统观念中不科学和不健康的意识和观念,放下夜郎自大心态,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广泛接受国际上优秀的马术观念和技术方法。
近几年我们尝试着按照国际马联耐力赛规则的原则在国内很多地方组织举办了马术耐力赛。我这里强调原则两个字是因为我们目前的耐力事与规范的国际赛事相比仍有较大的距离,原因很简单,我们目前的马术基础和组织条件不足以支撑我们搞真正意义的国际标准的赛事,为了进行这样的比赛又不能没有规范,就按照国际规则的原则来逐步规范赛事。是耐力赛初级阶段,希望大家越玩越有意思,越玩越有内容。马术比赛很重要的就是马匹的选育与调教或者说是重中之重的环节。耐力赛水平的高低与马匹的选育调教水平是成正比的。
去年岁末马术网请来了法国的耐力赛马匹的繁育调教大师史帝芬(Stephane Chazel)给广大的耐力赛爱好者做了一次讲座。结合史帝芬讲座的内容,我整理了以下的关于耐力赛马匹选育和调教的文字资料,仅供爱好这项运动马友参考。
耐力赛马的选择
马术耐力赛是国际马联开展的项目之一,因此耐力赛马的选择也不应该是盛装舞步或场地障碍项目淘汰下的马匹。即使在其他国家,传统观念中总有人认为耐力赛马没有其他马术项目的优良。其实事实证明高水平的耐力赛马也必须按照这个项目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培育专门的优良马匹。耐力赛马的繁育与调教在国际马术发达地区已经形成规范的科学的科学体系。
首先,耐力赛马要求能在很长距离的赛道上以最可能快速度完成比赛。与传统赛马不同的是现代马术逐渐摆脱了用残酷手段选择良种的做法,任何赛事都应该推崇的是:马的利益和福祉高于一切的宗旨,也就是说不能只由于人喜欢或者说某些人花了钱、花费了精力,马就必须为他们卖命。在一个赛事活动的全过程,从组织阶段到赛后马匹身体的恢复,必须由专门的技术官员监控马的健康,其间一旦发现对马的利益有损害的行为和事件出现,必须进行干预,甚至终止比赛。自始至终的兽医检查和监控是规则赋予兽医人员的绝对权利。正是由于这些与我们传统赛马的不同,判断耐力赛马的标准就不止是跑得快,还必须能够通过各项专业的检查。那么每次比赛马匹都要经过那些检查呢?
耐力赛中兽医检查对马匹的基本要求:通常在国际耐力赛赛事中要对参赛马匹进行的首先是资格的审查,在参赛人员报名阶段就要按照赛事级别对资格要求将准备参赛的马匹资料报告给组委会,耐力赛根据比赛长度分级进行,没有按照规定完成低级别比赛的马匹和骑手是没有资格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些没有能力的马匹冒险参赛。接下来在马匹到达赛区后,兽医首先要对马匹的整体状况做第一次即基本的检查:查验马匹是否有异常表现,如有无病痛或临床症状。这样既监控了马匹的健康也避免参赛马匹交叉感染传染疾病。第二次检查就是赛前的验马,这是比较严格的初次检查:核对参赛马匹注册报名信息是否是报名的符合参赛资格马匹;兽医代表和裁判长对马匹进行外观检查和快步观察(trot up)以杜绝伤病马匹参赛。随后的检查是在比赛过程中进行的,耐力赛规则规定每20至40公里之间要设立兽医检查站由专职赛事兽医对所有到达本赛段的马匹进行验马(检查内容为心率、体温、呼吸、脱水程度、代谢状况还有肢蹄伤痛等);通过终点后30分钟内进行最终的验马。以上任何一次的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马的任何不良表现几乎都会被淘汰。综上所述,耐力赛马匹的基本标准就是首先要心肺功能良好;运动后心率、体温能迅速恢复;四肢坚实强壮;另外心理素质好,也就是胆子大些,否则通不过各个验马的环节,你就是跑得再快也没用(参赛马会因为不服从快步检查而被淘汰)。
耐力赛马选择对心理;行为和步伐的要求:很多人都热衷于讨论什么品种的马是最好的耐力赛马,其实事实上很多类型的马都适合做耐力赛,因为优秀的耐力赛马所必备的特点也是很多方面的,很难给耐力赛马确定独特的或单一的特性类型。大多数取得好成绩的耐力赛马都有一些突出的特点,首先耐力赛马看上去它们长得并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那种漂亮。如:你可能会觉得它们背部有点长,甚至太长了;背部肌肉似乎并不太发达;修长的腰肌不显强壮;步伐匀称,并从后向前以纵轴线方向移动步子。脖子也不是很长,膝部略直。至于性别,骟马和母马的比例在耐力赛中几乎是对半,有时成绩上出现差异一般也可能是由于训练水平差异造成的。
“明星”马匹典型的行为特点是:赛前它们都能做到非常的放松,甚至它们躺下时都显得无精打采的。因为要是在赛前过度亢奋的话就会消耗浪费能量。不要用古典美的标准来看待耐力赛马,那些过于紧凑,奔跑时富有弹性是选择马场马术马匹的标准,但是这些动作优势对于长距离的大能量消耗的比赛来说,很快就会因为在比赛中浪费掉更多的能量而变成劣势。对于耐力赛马来说节奏慢的且放松平直长的步伐才是好的。后面我们将会讨论这种步伐是有效的。如果一匹马天生奔跑的习惯是“跳跃”着跑或快步时后膝过于弯曲,这种习惯是很难日后被改变。
还有心态,冠军马的心理总是轻松的,总是依附于骑手的。并不是说它们可以随便更换主人。它们大都也有很强的个性并且行为特殊,弄不好也会发彪。
至于步伐就必须在运动中整体的观察判断了(平衡,对称,轻盈并且始终正直)。
耐力赛马结构的评判
世界上没有一匹马是“完美的”。也就是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马自然也不可能各个方面都非常完美了。那我们判断一匹好马的标准是什么那?哪些特质是耐力赛马相对最重要的呢?那就要找出它最突出的几个方面进行平衡。原则是:
马匹的某些优点必须足以弥补它其它方面的缺点。
下面我们按顺序给出其特点的重要并将不同的部分进行分析、对比。
后肢,推进力,动力传递:后躯的长度:越长越好
向前的推进力和良好的动力传递越完美越好。
大腿底下到后膝:强壮,有力且要长。腿骨的长度就是大腿要便于袭步时它的后肢在身下能够越往前越好,这样在向前的推动身体之前能够起到支撑,这样就可能迈出较大的步幅,同样也保证了后肢的落点更位于身下的中间位置。
看看腰的长度,它们是将背部和臀部连接起来的部位:强壮良好的联系应该是腰部肌肉要紧密贴附于腰椎之上。在长距离运动中腰部要反复持久地向后躯传递弹性强大的推动力。
耆胛到腰部这段脊背的张力:由于这部分也是与腰部的连接,因此越紧绷越好,就是胸椎和背部双侧的肌肉要紧绷。在耐力持久的运动中,必须对体力的消耗精打细算。由于背部会产生向前反作用的推力,紧绷的背部也就意味着在向后躯持续地传送推力时不会过多的损失。腰部还是承载着骑手体量的大梁,长途奔跑保持不偏离重心起着稳定作用,马自身的平衡保证也会使马把宝贵的能量更多的用在速度上。
马蹄:从外部观察它们应该强壮,与马的其它方面相比,马蹄甚至应该优于其它方面。在长途奔跑中马蹄要反复经受重复的重力对地面的撞击。后跟部分必须开放完好并与地面呈45度角。就象人的鞋子一样要走长路就要穿大一点的。马蹄的形状,与身体的比例要协调,强度和关节处干燥,四肢整体结构,站立时和向移动或向后移动时两个纵轴线的平行度都是考虑的要点。
关节:膝部和球节相当于人的膝盖,这部分应该结构完美,干燥,大才能强壮,因为它们要吸收反复的冲击力。
四肢的缺陷就比较容易发现了。原则上你要结合各种不同的运动分析到它的支撑作用,还要考虑不能过早的疲劳或变拐。
剩下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四个蹄铁要装的平整。
运动时的力度和步幅,要轻盈,匀称,灵活和平衡才能节省能量。
前躯长度:肌肉排列和肩部的斜度,要便于马的肢体向前面摆动,然而对于长距离比赛用马这个因素也不一定要太苛刻。甚至前肢最好也不要伸出去太远,以保证重心和平衡的稳定,这样才便于背部保持水平,马重心才不会翻到肩膀前面去。
脖子伸展和方向:脖子的伸展应该是水平的略向右偏,肌肉强健与肩胛的连接紧凑。
胸部的深度和肚带周长:不管是纯血马还是阿拉伯马都需要健美,胸口和胸部的深度必须突出,肺活容量要够深够大。
胸部肌肉的强壮和扩张力:从前面看必须宽大,两侧的胸大肌强健均衡,这样才能承担的起对地面的反面冲击。
二、耐力赛马的调教
耐力赛马的所谓调教就是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帮助马匹改善其竞技奔跑的方式和持久能力,就是在身体方面给马做好参赛的准备。
1. 初级马匹
两年的准备性调教
对于没有比赛经验马匹的教育要教育它会在平和,放松的状态下收缩平常很少使用的组织(韧带,筋腱),改善不合理的运动和代谢方式。所谓代谢就是指维持马匹体力运动的能量释放过程,这种代谢过程应是持久的耐力释放而不是痛苦的煎熬的方式代谢。这个调教的周期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压力和过渡刺激是马术比赛临场表现的大敌,参赛马匹必须对于将要置身的复杂的环境习以为常,学会出席各种各样场合,学会进入各种各样的马厩,学会习惯闹市和车水马龙交通要道,敢于面对周围空间的各种变化,其实耐力赛马的调教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就是要以反复重复的方式进行强化。
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不能有丝毫的懈怠。马术的训练科目有非常的多内容,并不是所有的科目都必须练习的。最基本的练习是马匹在前进时必须能够做到左右的平衡,无论骑手使用左侧还是右侧的骑坐马匹都能流畅均衡地与骑手配合做到左跑步、右跑步并能够做好停止,转弯。尽管这些动作非常简单,仍要通过充分地练习,不断地提高质量。
圈型练习只能偶尔适当地练习练习,主要还是通过千百次直线上的地大步幅的做肢体环绕运动来强化关节。圈型运动锻炼的是臀部,而直线上的左、右侧的奔跑练习的可不只是直线跑。
耐力赛马训练的目的是使马匹如何应付长途比赛,而不是如何在比赛中痛苦挣扎。。以下是训练模式的参考。应该进行有条理的系统训练:
初级马调教程序实例
第1周到8周,每周2次2至3小时的骑行,慢步后10分钟的快步和跑步;每周一次45分钟的场地练习。
第8周40公里的测试(时速12和15公里)
第9周休息
第10周到12周,每周2次2至3小时的骑行,慢步后10分钟快步和跑步,每周一次45分钟的场地练习。
第12周做一次60公里的测试(时速12和15公里)
第13周休息
第13周到17周,每周3次2至3小时的骑行,慢步后20分钟快步和跑步。
第18周做80公里测试(时速12和15公里)
第19周休息
第20周到24周,每周3次2至3小时的骑行,慢步后20分钟快步和跑步。
第25周,做20公里的1小时10分钟的跑步(时速18公里)
第27周,做一次90公里时速16到18公里的比赛。
受过训练的马匹(能够做到步伐轻盈,按照需要可以在快速和慢速行进中进行转换)的赛前准备包括肌肉,消化系统和代谢系统。
体力的保持能力是指马匹在一定的速度中代谢持久的能力。其实,往往距离并其实不是大问题。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跑上160公里相对来说还是件相对容易的事。但要是速度再快些就需要体力保证了。因此,要以高速度比赛,还是先需要一到两个月大步幅训练,接着是奔跑训练:通过马场马术训练来提高动作质量,每月一到两次的长时间体能训练,逐渐加大一运动量,比赛前5周逐步加量到3小时变速自由奔跑(之后比赛前2周)。训练中马的奔跑状态应该象嚼口香糖一样放松且自然。
在奔跑训练小节之间,恢复性运动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在热身活动之后做快步或伸长慢步(半小时或40分钟坡地路面或深沙地的慢步)。每个训练小节如果少于一个半小时的绝对是没有什么效果。因此每个练习单元不得少于一个半小时。时间短的练习可以用做场地训练。在赛前的几周,能夺冠军马都要加大心脏压力训练:上山,突然加速,在海滩训练(潮湿的沙地没有弹性,所以地面相对于马蹄比较沉,没有反弹力,就相当于增加运动量。反之树林间柔软的有弹性路面会降低运动量。因此,在大型比赛之前不要进行其它形式的练习“比赛”,因为常规训练与“比赛”相比更容易控制强度,会更有效。选择常规训练你可以选择地形,要奔跑3个小时就跑3个小时,更能控制训练强度,但如果采取“比赛”方式训练,为了穿越某个难度路段你就要不断地变换步幅,3个小时训练,你可能会分成几个半小时完成,也可能全是跑步进行。量的多少就很难准确了。
还有,即使是参加最高级别的赛事也没有必要每天训练。
成熟马匹的训练实例
有过比赛经验的马匹的训练就与“新马”有所区别了:
第一个月
每周3次骑乘(2到3小时的慢步。少量的快步和跑步)
第二个月
每周4次骑乘(2到3小时的慢步。每周例行场地或马场马术训练)
每2周1次跑步训练(即这个月2次)
第一次20公里跑步训练(时速18公里,之后3天休息)
第2次30公里跑步(4天休息)
第三个月
这次训练之后可以进行一次80到100公里的比赛。
比赛之后休息10天
之后开始2周的慢步调整,每周3次
再一次30公里跑步训练1小时40分钟(时速18公里)
10天之后准备挑战120公里比赛!!
如何把握耐力骑乘的步态?
从耐力赛运动开始人们经过了多年的反复探索。耐力赛马匹的调教师们越来越发现在同样的速度下最节省体力的步态是袭步。马在袭步奔跑时蹄子先后部接触地面继而以近乎滚动方式完成与地面移动接触(一些人甚至使用凸面的蹄铁来增加马蹄的滚动效果)。相比之下,马在快步时马蹄是“砸”在地面上的。再看袭步时关节弯曲度最小。因此,在相同的速度上快步比袭步对肢蹄的“磨损”更大,袭步时马的心率比快步更慢。在高级别的超长距离的耐力赛中主要的步态都采用袭步,甚至一些马匹在整个比赛中从头到尾都采用袭步。
慢步(如果采用的话)只应该是恢复性的步态,主要用于肌肉的改善性牵拉。特别是在速行进较慢时非常消耗体力,马在做慢步时四肢是相继轮流向前交替移动的,所以在行进中每条腿都会有单独承担马匹重量的时候。
袭步的节奏必须缓慢(要象快步那样,必须重视),要更接近心率的频率。如果要加速,必须增加的是步子的幅度而不是频率。以时速16公里的袭步为例,体形大小适中的马匹每分钟要跑105步(快步是95步)。要养成默记马奔跑步数单位时间的习惯。
快步,尽管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快步的局限性,但是它仍然是长距离耐力赛中一种常用步态,比如在长距离袭步奔跑之后的体力恢复,或在坡度过大路段。实际上快步适合于在中等速度下灵活放松的行进(体型适中的马匹时速13到15公里),如果快步时速超过16公里马容易受伤,所以应该做袭步。与袭步不同的是,当马匹快步时,它的背部是僵直的,要快步向前移动,四蹄就必须尽量弯曲。而袭步马的背部是起伏运动,它的前肢和后肢随之被交替甩起,因此不用过多的弯腿。而快步的速度越快,背部就越僵直,为了加大步幅要增加推力,腿的弯曲程度就越大,越耗费体力。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时速超过15公里采用快步就不合理了。
虽然我们说袭步是耐力赛有效的节省体力的步态,但耐力竞赛是长距离比赛,只有高质量袭步才能更节省马的体力:能量要尽可能消耗在四肢纵向轴的运动上,而不是消耗在肢蹄的左右摇摆上,要象在水平面上漂动。步伐移动时马匹自己要找到自己的感觉,后肢的向前 移动要紧随着前肢抛过刚离开的蹄迹点(或者稍后点)。
通过观摩高水平骑手和马匹的示范来提高认识。可以用录像记录下来反复学习。
有些马匹的习惯步态是快步,因为它们会觉得快步前进更自然舒服。对于这样的马匹必须教会他们按照缓慢的节奏做灵活平衡的袭步跑步。要反复不断地练习,因为这种马只是跑得快时才做袭步,速度一慢下来就想换回到快步。
这种训练需要2、3个阶段,转换要流畅,不能乎快乎慢,必须保持平衡;流畅同样会节省体力。如果没有海滩,平坦柔软的林间道路可以用来提高袭步的质量。略微的坡路也适合做训练,但是在下坡路上训练时绝不能跑步。必须指出这种袭步既灵活也不会冲击地面。
根据史帝芬的课件我整理这些提纲式的文字。我当然不是完全照原文翻译的,其中加上了我个人的一些理解。
我觉得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根本的捷径可走,要想提高,喜爱耐力赛的马友还要靠自己刻苦的学习,不断的实践探索才会培育出我们自己的好马。更离不开规范的赛事。别人的经验对我们是一种帮助和借鉴。
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我还将编译整理一些较为全面的高水平耐力赛文献提供给大家!
作者:赵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