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学堂 > 正文

【专栏】“走马观花”中的“走马”是什么意思呢?

评论手机客户端2021/6/28 9:44:55 来源:第一赛马网 作者:蒋东 编缉:Joanna
摘要:

汉晋时代即有走马的记载。走马由静止到快跑,步法基本没有改变,步幅与步频间产生变化,骑手的重心、身姿基本没有变化。自两岁起,自牠从马群里分离就单独在特别的马厩里,马槽是不断加高迫使马时刻扬起头。如此培养的马能昂首挺胸、前躯高大。马粪一般不每日清除,四蹄能长得丰圆饱满。如把粪除掉会长成驼蹄样扁片。样子难看也跑不出远路。到放松时必把马拉到厩外,不使粪尿沾身。到三岁后四蹄钉掌开始正式的驯练。

蒙古走马分;海日查格吉扰、德古日吉扰、赛布日吉扰、塔拉吉扰、胡日顿吉扰五种,胡日顿吉扰指快走马。马交叉行走有两种;通西业指-马右前腿跟左后腿同时往前走,左前腿跟右后腿并行、走马式指-左前腿与后腿并行跟右前腿与后腿并行。海日查格吉扰为比小走稍快的属马天生步法的走、德古日吉扰为赛布日吉扰跟海日查格吉扰的训练基础上练出的步式、再训练比德古日吉扰步式还快的可比赛的称塔拉吉扰。塔拉吉扰再经训练阶段马四肢间距离均衡的成为快走马胡日顿吉扰。蒙古走马分三类;大走、小走、赶路小走。其中大走与奔跑相当、小走与大步颠相当、赶路小走则有小碎步、破对侧步小走、小走式慢步、大步疾走、普通快步走、套步小走、慢步狼行走等十多种步伐。蒙古的乘马可赶路小走被视为步伐完美的骑马,而不会赶路小走的则视为最笨拙的驽马。

走马的步态分成三阶段。最开始驯练的是四方步态,处于低级阶段。有的马经过驯练能突破这个阶段,四只蹄子连起来成为平行四边形称错落步态,处于中间阶段。最佳的走马是流水步态,蹄迹是两条直线。此走马跑起来像飞,身后可见十三朵溅起的蹄花。

据元代文献记载术剌阿塔思为种特殊的马。术剌是蒙古语的音译,此种马匹要经过专人特殊训练,行走方式特殊称对侧步马、蹿行马为昂贵的不可多得的良马。训练这种走马的人称拙里牙赤。元代在各地驿站中配备这种马匹提供给重要使臣使用,诸王使臣、番僧等人却越级挑选滥用蹿行马,对驿站秩序造成很坏的影响。

《大元马政记》记载毛色名称:黑玉面马、五明马、桃花马、黑花、赤花、赤玉面、栗色玉面马等。元代本《老乞大》、《至元译语》鞍马门中记载近三十种马的称谓。

元代对马的称谓已相当复杂,元《秘史》中蒙古语记载不同马的叫法;骟马-阿黑塔、从马-可团勒、马群-阿都兀、马匹-兀剌、儿马-阿只儿合等。仅马的各种走法蒙古语中也有非常复杂的名称。《秘史》中记载马匹不同走法;快速奔跑走马-朶卜秃勒周、点着之意小跑-合塔剌周。驿站中的马匹存在优劣之别,乘驿的使臣势必会挑选良马,甚至会给驿站的管理带来影响。阿塔赤为专门管理骟马的人员。

朮剌、住剌为:马在行进时一步举右侧双腿,下一步举左侧双腿,如此小跑前行。专指具有这种特殊走法的马匹现对这种马一般俗称“走马”,民间对行走技术良好的马称“有走儿”。

“走”是骑术上的专门术语;指一种同侧两腿同时并举的快步溜蹄走法。不同于平常意义上的“走”,又不同于双蹄奔驰的“跑”。走马在骑乘时最佳境界就是在于“走”。蒙古走马是一种独特步法的马。

本文第一赛马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若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我们及时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评论
相关信息